不管你經營的是電商 (線上)或實體店面(線下),處在這個異常競爭的環境中,目前還沒有聽過那家可以不用投入行銷資源就可以賺大錢的,除非你賣的是超級獨家的商品或服務,否則你還是得乖乖的拿出約售價一到三成的成本來搞行銷。為何是三成?這其實是經營電商這些年概略的算法,相信不同的產品屬性、不同的產業別應該會有不同的想法。
通常新的客戶要取得比較困難,粗估取得成本是產品售價的30%,老客戶會比較容易一些只要他對你的產品、品質有信心加上客服會說話,只要給些折扣如生日卷,回購的比例較大,預估行銷成本為10%。(但澳洲騎機車來的客人,則不在此限!)
你賣的是知名品牌嗎?如 ASUS、APPLE 之類的商品,那好處就是這些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的品牌,基本上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對客戶說明他們是誰,只要適當的促銷,消費者其實很容易買單。(當然前提也是客人對你有足夠的信任) 但若是小品牌的話,光是取得消費者的信賴就好花好大的功夫了,常見的方式就是請網紅、KOL來推了或是賣家自已下來直播也是不錯的方法,讓自己的品牌快速地增加曝光與知名度了。
做電商一開始大家都是在平台上賣東西,畢竟平台的流量比較大,但流量越高的平台,相對的競爭的強度也非常高,這時候你也不得不參加平台的促銷活動,來增加曝光。只是參加平台活動,除了要打到骨折之外,再來就是額外的抽成了,平台促銷活動非常多,如果沒算好,之後的結算可能會賠錢啊。
為了讓客戶成為你的粉絲,在出貨時也可以在包裝做一些品牌的置入設計,也可以在商品內放一些卡片、生日卷或是驚喜小禮物…等,這些本身花費雖然不高,但是從工時的角度計算,也是要花不少的人工成本啊。所以若你的理貨、包裝作業比較費功夫的話,建議在計算成本也不要忘記這些包材和人工的費用唷。
除了平台內的廣告、行銷費用之外,你也許會想在其他的地方下廣告來增加你賣場的流量,如 google、FB…等,有每月廣告費用超過10萬的賣家也是大有人在。如果說你說你自己不太會投,這時還有代操公司可替你服務,但代操也還要再加上代操金額的一成費用左右,至於成效如何,這就見人見智了。